新闻中心
站内检索
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上,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正式发布“2025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”及“2025全球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”。其中,沙钢以突出表现荣膺“2025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较强企业”,并以民营钢企第一名的成绩领跑榜单。
多年来,沙钢以“专利引擎”为核心驱动力,持续深化科技创新,构建起覆盖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、产业升级的全链条创新生态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。
以“自立自强”锚定创新坐标
从率先成立国家级技术中心,到构建“产学研用”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,沙钢始终秉持“科技领航,科技是取之不尽的资源”的发展理念,将创新方向精准锚定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痛点。
面对高端钢材领域的“卡脖子”技术瓶颈,沙钢通过创新积分制、课题攻关、成果发布、专利申报等多元路径激发全员创新活力,先后研发出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产品,成功应用于嫦娥探月、神舟航天、鲲鹏航空等国之重器;更在超高强海工钢、止裂钢、低温钢、超大线能量焊接钢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,打破国际垄断格局。
作为苏州市钢铁新材料产业链联合会理事长单位、张家港冶金新材料产业链“链主”企业,沙钢进一步发挥行业引领作用,牵头组织上下游企业开展联合攻关与提质增效行动,有力推动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整体跃升。
以“人才基石”构筑创新堡垒
创新的高度,本质上是人才与平台的深度协同。沙钢以“人才链”串联“创新链”,通过锻造顶尖研发团队、激发体制机制活力、夯实硬件支撑基础,构建起“引育用留”全周期覆盖、“产学研用”全链条贯通的创新生态体系。
沙钢拥有一支“高精尖”研发军团: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,构建“研究院+检测中心”的全链条研发架构,“8个研究室+5个专业检测室”覆盖从基础研究到应用验证的全流程需求;现有研发人员近600名,更汇聚了省双创人才、省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”专家、张家港市领军人才等多领域顶尖专家,形成“内部骨干+外部智脑”的复合型人才矩阵。
沙钢拥有一批“硬核级”创新利器:世界一流的场发射透射电镜、双束扫描电镜、热模拟机等分析检测设备,构筑起先进材料研发的“超级实验室”;与东北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苏州大学等高校共建的“联合实验室”“沙钢学院”,则打通了“基础研究—应用开发—产业化”的创新链路。从实验室到生产线,这些“硬核装备”与“协同平台”正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
以“专利密码”激活发展动能
专利,是创新能力的“硬通货”;转化,则是专利价值的“试金石”。
今年初,沙钢镀锡板、塑料模具钢、X60及以上管线钢用钢板、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等多个产品入选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名单。这些产品不仅技术领先,更依托专利壁垒构建起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,成为沙钢高质量发展的“新名片”。
沙钢“高强钢筋及其生产方法”专利通过抗大变形复相组织设计、多元合金协同强化等核心技术,实现了高强度、高塑性、高韧性的“三高”突破,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。该专利不仅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,更成为沙钢“专利赋能产业”的生动实践。
截至目前,沙钢累计申报专利超4600项,授权近2600项,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、国家、行业标准近200项。
从技术攻坚到产业引领,从人才培育到专利转化,沙钢正以创新为笔,书写高质量发展“硬核”答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