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本站|设为首页|English|

新闻中心

沙钢新闻
发布日期:2024-07-08 09:44:52
“钢铁教父”沈文荣的遗产

6月的最后一天,江南的黄梅季阴雨连绵,雨雾氤氲中更显萧索和清冷。阴风冷雨之中,一代苏商的传奇人物永远离开了我们。

回顾中国的钢铁发展史,这条筚路蓝缕的道路上,沈文荣与沙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尼采曾说过,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,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。而沈文荣则说,“这一辈子献身钢铁,我无怨无悔”。

毫不夸张地说,沈文荣的一辈子只为钢铁事业而活,因此无论是高峰,亦或是低谷,他一门心思只想将实业做得更有尊严。

如今,一代钢铁传奇就此落幕。但沈文荣的名字依旧会唤醒太多人对他的记忆。苏商全媒体仅以此文纪念这位传奇的苏商实干家,愿他留下的这些宝贵“遗产”,能一直激励着广大苏商奋勇向前。

勤学自勉

沈文荣出生在江苏沙洲县的一个农民家庭。和当时的许多农村家庭一样,其父母仅靠三亩薄田,供养他们兄弟姐妹6人。虽然从小生活艰苦,但可贵的是他特别爱学习,在那个没有正经学校的年代,沈文荣靠着自学数学,成为当时少有的知识分子。

在生产队当副队长时期,干完农活的沈文荣就随处找一地捧起书来看。在家人和村书记的支持下,沈文荣在干完农活后,恶补落下的书本知识,顺利考上一所技术学校,成了一个半工半读生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攻读,沈文荣从技校毕业后进入苏州沙洲县锦丰轧花厂,当了一名钳工。虽然只是一名小小的钳工,但他不允许自己偷懒。每天的工作量,他都要仔仔细细算好,不敢有分毫懈怠。

工作以外的大多数时间,他还是习惯捧着一本又一本的二手书,拿着一支跟了他很长时间的笔,找个人少的地方,津津有味地读着、写着。

所有的付出,都在为日后的蜕变积蓄力量,等待着那个一触即发的机会。

“四千四万精神”

“踏遍千山万水、吃尽千辛万苦、说尽千言万语、历经千难万险”,起源于苏南的“四千四万”精神,描绘出一代苏商艰苦创业的沧桑岁月。

从轧花厂起家的沙钢成立初期可以说是“一穷二白”。沈文荣率领23名工人到附近的铸钢厂学习轧钢操作,租房子睡稻草铺就的地铺,每天奋战十多个小时,以奋不顾身的行动开启了一辈子钢铁人的帷幕。

1988年,沈文荣赌上所有身家,不顾众人反对,购买英国一条生产线。由此开始了长达23个月的连续奋战,在领导2000人工厂运转的同时,全身心扑在引进车间内,天天奋战到深更半夜,清晨闹钟一响又跳起来直奔工地。通过6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,终于成功引进“中国钢铁工业第三次革命的样板”,而代价却是一身病痛。

哪怕沙钢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,沈文荣依然每天早上5点起床,到车间去转一圈。在6点30分职工开始陆续进入工厂时,他就坐在工厂大门口的石凳上迎候员工,并当面给车间的班组长布置工作。每天早上7点钟高层领导的例会,他会准时到场……尽管年过七旬,但沈文荣依旧精神抖擞,浑身上下洋溢着打造“百年沙钢”的豪情。

他每天都能坚持工作至少10个小时,而且不觉得累,摆弄钢铁是他最大的兴趣。多年来,沈文荣一直住在厂区70平方米的宿舍房中,其标准与普通职工的宿舍绝无二致。

错位竞争

成立初期的的沙钢年产量不到1万吨,产品却有七八种。仅在沙洲县,沙钢这样的小作坊就有30多个。就在沈文荣束手无策的时候,一份来自房地产市场的报告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。

原来,当时的房地产建设虽说都和大钢厂合作,大钢厂提供的东西都是钢梁和钢筋,而此时钢制的门窗框架流行了起来。大厂眼下没有这种生产线,就造成了短暂的市场空缺。

“如果我们的企业不够大,那就首先在某个产品上要做到最好,争取在江苏,甚至在全国打开市场。”沈文荣思路很清晰,既然无法顾全大局,无法生产出多种钢铁,他就着眼小处,五指并拢,攥成拳头,只攻一个方向。

仔细研究自己、同行与市场之后,沈文荣决定主攻当时大企业不屑做、小企业无法上规模的窗框钢。

“战略学之父”波特将战略分为:低成本、差异化和市场细分。沈文荣虽然彼时不可能知道这些,但他的确很有战略思维。

通过技术和管理革新,沙钢开发出9大系列35个规格产品,成为国内品种最全、质量最好、产量最高的窗框钢生产基地。

1998年,沙钢窗框钢产品达13万吨,占据市场60%的份额,划分钢铁市场的半壁江山。

长期主义

伟大的企业家一定要有超前的意识和眼界,而不能小富即安。坚持长期主义,才是强者的胜利。

1988年,正是沙钢窗框钢销售起色的时候,沙钢已经积累了1亿多元资金,当时业界传言其可以“坐吃十年”。但为了紧跟时代发展潮流,沈文荣决定拿出所有家底,购买英国一条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、连铸、连轧短流程生产线。

这也让沈文荣经历了有生以来最痛苦的决策过程,当时即使将沙钢所有家底砸进去,也还有1/3的资金缺口,弄不好就会将好端端的一个厂子毁于一旦。并且冶金行业领导、权威纷纷表示质疑,劝其三思而后行。

历经半个多月寝食难安后,他当众立下军令状,“如果这个项目引进失败,就把它当作展览馆,我去卖门票。”

1991年这条生产线顺利出钢,让沙钢与国际先进水平一下子缩短了20年。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,中国经济掀起建设热潮,沙钢不到3年就回收3亿元投资。

以至于冶金部领导视察之后,将其评价为“我国冶金史上第三次革命的样板”,并屡屡对国内其他钢厂强调:“你们要搞懂什么是第三次革命,不必到国外乱跑,去看沙钢就行了!”

创新精神

沙钢之所以能够在国企林立的钢铁行业独树一帜,与其奉行的“敢于技术投入”有着相当大的关系。

“创新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的重要基石,也是每个企业不断向前发展、增强竞争实力勇攀市场高峰的重要途径。”沈文荣对此深信不疑。

2007年,沙钢投入6亿元专项资金建设江苏省(沙钢)钢铁研究院,请来世界著名钢铁专家江介俊彦当院长。与此同时,引进世界最先进的试验检测装备,向钢铁行业前沿领域发起冲击。

2017年,沙钢又积极参与江苏冶金技术研究院建设,通过发挥资金优势,集聚全球创新资源,推动冶金产业关键技术、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,服务江苏冶金产业转型升级。

2019年,世界第四、中国首条“超薄带”生产线在沙钢实现工业化生产;2023年,沙钢建成全球最大的薄带铸轧生产基地。短短4年时间,沙钢走完了世界钢铁150年走过的路。

事实上,自1856年提出薄板薄带铸轧后,世界各主要的研发单位都参与其中,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,只可惜在沙钢之前,没有一家成功实现产业化,沙钢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了薄带铸轧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跨越,也让业界对薄带铸轧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。

勇于担当

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钢铁行业深受影响,沈文荣再次转变理念,提出钢铁行业不能简单地做大做强,而应做精做强。

“企业家必须有担当,形势越难,越要迎难而上!”沙钢直面挑战,持续提高优钢、特钢比例,并于2017年成功重组东北特钢,提升了高端产品占有率。2018年,沙钢东北特钢大连基地生产经营明显好转;2019年,抚顺基地一举实现利润2亿元。短短2年时间使这个百年国企重回良性发展轨道,被誉为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样板”。

沈文荣的担当还写在了这一串数字里——自建厂以来,沙钢对于捐资助学、修桥铺路、抗洪救灾、扶贫济困等慈善事业的资金捐助累计超过10亿元;1989年以来,沙钢累计接收近6000名当地农民进厂工作。2008年,沈文荣代表沙钢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献8000万元;2012年年底捐赠8000万元,援建张家港市社会福利中心;2018年以来,沙钢集团与企业所在地冶金园(锦丰镇)及其慈善会深度融合,实施共建计划,2021年,沙钢捐资1.3亿元支持道路提档升级、中小学改扩建等,充分彰显了沙钢集团回馈家乡、反哺桑梓的浓厚深情。

实业报国

作为苏商的典范,沈文荣身上有着苏商最突出的特点——实业报国。

他曾表示,“我们这一代人的初心,就是希望祖国强大。一辈子从事钢铁行业,我希望能把这个行业做到世界最强。”

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一定要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吻合,纵观沙钢的发展历程,每个阶段的发展战略皆迎合了当时的国家战略。沙钢在转型升级过程中,始终坚持将做精做强钢铁主业作为企业发展战略,占领钢铁行业技术、研发、创新的制高点。

沈文荣曾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,就如何进一步做精做强钢铁主业发表了见解:钢铁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,在未来仍将发挥重要作用;进一步做精做强钢铁主业,是钢铁人的实业坚守。

与时俱进

进入21世纪后,我国钢铁工业呈现爆发式发展,钢铁产量与制造水平均有大幅提升。未来沙钢靠什么致胜?沈文荣认为,钢铁行业的竞争将不再是价格的竞争,而是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竞争。

基于这一判断,沙钢坚定推进智能化转型。沈文荣表示,“要通过智能化、集约化的管理,有效提高钢铁制造的效率,提高人均产钢量,让员工的劳动环境更安全、更舒适。”

近年来,沙钢紧抓物联网、工业互联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机遇,将先进的钢铁制造技术与“互联网、大数据、设备、能源、物流、成本、环保、安全”八条业务主线结合,力争实现钢铁制造的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。

截至目前,沙钢已建成1个国家级智能示范生产基地、1个国家级5G工厂,以及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、车间10个,市级智能工厂、车间10余个。

进入新时代,沈文荣很清楚,企业与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,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,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企业,绿色发展必须是重中之重。

积极响应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要求,沙钢已经大步流星。近年来,沙钢斥巨资开展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,企业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吨钢排放逐年下降,成为江苏省首家通过公示的钢焦联合企业。在此基础上,持续推进花园工厂、工业景区建设,企业“生态绿”底色更浓。

沙钢的发展传奇,就是中国钢铁工业破茧化蝶的生动注脚,沈文荣的奋斗故事,堪称中国民营企业家产业报国的精彩缩影。而沈文荣离去的身影,是那个渐渐远去的时代里的一笔浓墨重彩。他的经历、故事、所思、所想,投射出一代民营企业家搏击风浪的不屈身影。

一路行来一路歌,一路繁花一路景。如今,一切归于尘埃,唯有基业常青,长存于世。